在“中度变革”中升级换代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02-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些行动的背后,更多是与核心团队的交流与沟通。”吴红川希望,通过新的学术委员会的推进,实现一个目标、一种探索和落实一种文化。

    目前,学校学术委员会设立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4名(一个校区2名),成员22名,共计27人,校级干部不参与。委员会负责学校校本课程的引导、教师校本培训的学分、教师招聘考核、教师教学水平考核等。

    吴红川希望学术委员会能够由点及面撬动变革,但运行两个月后,他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学术委员会的赋权及其边界,他把这个问题带到了训练营第二次课程上。

    学员们犀利地指出,没有扁平化管理下单独成立的学术委员会可能与现有的教科室及其他一些组织在职责上有所重合。

    在吴红川和其他学员们你来我往的讨论之后,导师张之俊提出,成立学术委员会,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到底是为了什么”。

    2014年8月28日,也就是在给校长投票那一天,十一学校教代会投票成立了由7位非干部老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职称评定这样有高利害关系的工作,原来由校长、副校长、学校干部及主要领导组成的权力机构负责,现在变成由教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决策。除此之外,名师工作室的设立、重大课题的招标,这些与优秀教师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也由他们来决定。张之俊说,这职责太重大了。

    成立学术委员会,在张之俊看来,不是头脑一热,而是因为那时候十一学校的管理生态已经逐步淡化了权力、行政的作用,基本形成了学校的主要事项通过协商、协调、沟通就可以解决的氛围。

    “治理主体多元,形成一种权力的制衡。”张之俊强调,“这是学术委员会成立的目的。”(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方艺芬 本报记者 李凌)